为加强与湖南地区高校图书馆的交流与学习,增进相互了解,拓宽工作视野,创新发展理念,提升服务质量,经网图管理委员会商议,于2023年11月6-10日组织各成员馆馆长一行18人赴湘潭大学图书馆、湖南大学图书馆、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南大学图书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和长沙市图书馆进行调研,就高校图书馆助力学校学科建设、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智慧图书馆建设、智能化图书馆管理系统与读者新媒体个性化服务等问题,为网图今后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多可资借鉴的参考。
11月7日,在湘潭大学图书馆北203会议室,网图一行18人与湘潭大学副校长葛飞、馆长龚蛟腾、副馆长谭柏华、曾湘琼及部门主任等人进行座谈。首先由葛校长致辞并发言,然后由龚馆长介绍图书馆的情况。大家认真听取了湘潭大学图书馆目前的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工作等方面的情况,该馆藏有一批极具收藏和研究价值的贵重古籍、文献史料且实行藏、借、阅一体化和全开架借阅服务。提供图书外借、书刊阅览、文献传递、科技查新、代查代检、个性化信息定制及推送、学科导航、参考咨询、资源使用培训、座位预约等服务。大家肯定了以湘潭大学图书馆为主任馆的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相关工作卓有成效,在全省资源共建共享、学术交流、经验总结、人员培养等方面起到了领头作用。接下来,大家交流了各自工作中的问题并为湘潭大学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随后大家参观了图书馆及读者设计的文创产品。
下午,大家来到湖南大学图书馆特藏分馆“四史”主题教育学习空间,与书记龚理专、副馆长彭秋平、康旭东和部门主管等人进行座谈。龚书记介绍了学校和图书馆概况及相关业务工作。湖南大学历史悠久,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图书馆的建设思路是资源战略化、技术智能化、服务智慧化,目标是打造集学习支持、研究支持、决策支持于一体的知识服务中心,实现“从图书到知识、从阅读到悦读、从书库到智库”的转型升级。现已全面建成并开通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南北校区均采用标准PDS布线,充分满足了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对网络平台高速、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要求,将“你选书、我买单”活动转变为常规服务的高校图书馆。接下来,大家参观了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创建于北宋,历元明清各代兴学不辍,毛泽东同志也曾在这里学习。目前,岳麓书院是湖南大学的二级学院,绵延千年的教育、学术文化与研究传统在此赓续。
11月8日上午,在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222多功能室,网图一行18人与罗晓慧书记、龚晓林副馆长及部门主任等人进行座谈。罗书记介绍了馆史馆情、资源建设、读者服务、文化育人和共建共享等方面的内容。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特色鲜明,并藏有极具研究和收藏价值的古籍及较为完整的地方志文献,逐步形成了学术性高、研究性强,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应用科学等多学科文献相结合的,能满足学校多层次、多学科教学科研需要和人才培养支撑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较为完善的馆藏文献与电子资源保障系统。近年来,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化水平迅猛发展,已建成一流水平的网络平台、先进的数据服务与存储硬件平台、智能的中心机房及能源保障系统,逐渐搭建起可全方位服务于学校及全省普通高校信息化建设和资源共享的云服务体系,并逐步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图书馆秉承“仁爱精勤”的校训和“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办馆理念,不断完善读者服务功能,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大家充分肯定了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在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等联盟建设中做的工作,对该馆建立的“国家-省内-学校”的多层级、全方位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表示赞赏。随后大家交流工作并参观位于馆内的湖南师范大学博物馆。
下午,大家在中南大学图书馆新馆307会议室,与袁新辉馆长及部门主任等人座谈。首先,袁馆长介绍了图书馆基本概况、图书资料建设、重点工作和荣誉及获奖情况。该馆馆藏文献重点涵盖冶金、材料、地质、采矿、土木建筑、交通运输、医学等多个学科,建立了连续性的、反映学校专业特色的馆藏体系,为“双一流”教学科研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文献资源保障。同时一直秉承“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在资源建设与服务、阅读推广等方面,致力打造区域性与行业标杆,“读书月”成为校园的品牌文化活动,阅读推广活动成绩突出。坚持文化引领、创新驱动、内涵发展,持续推进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图书馆。接下来由信息部主任吴劼老师做了题为《文献信息服务——教学、科研背后的支撑》的报告,分享了文献信息服务的基本概况、工作内容和认识思考,围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图书馆积极开展科技查新、知识产权、专利信息服务和学科服务。精彩的报告让大家更深刻地体会到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重要作用。随后大家听取了文献信息服务和专业方面的经验并参观图书馆。
11月9日上午,网图一行18人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东方红校区图书馆情报研究所304室,与副校长周发明、馆长谭顺来和部门主任等人进行座谈。首先由周校长致欢迎辞并介绍“千年学府 百年师范”第一师范的学校情况,包括学校的历史沿革、战略规划、办学理念和综合改革等内容,接下来由谭馆长介绍图书馆办馆特色、资源建设、特色资源建设、信息服务和智慧图书馆建设方面的情况。该馆的馆藏资源较为丰富,特色鲜明,逐步形成了以小学教育、文史哲、毛泽东思想研究等学校重点学科为特色,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文献相结合的馆藏文献与电子资源保障体系。该馆秉承“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不断完善读者服务功能,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全馆实行藏、借、阅一体化管理模式并定期举办阅读推广活动,着力一师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教学科研对文献资源的需求。随后大家交流工作经验并参观润之学堂。
下午,大家来到长沙市图书馆,在馆长王自洋的带领下进行参观。市图书馆外形设计独具创意,如同巨大的顽石屹立于湘江和浏阳河的汇合处,象征着开放、创新的“湖湘精神”和刚强、勇敢的“湖南性格”。馆内主要设置有二十多个功能区域,且实现了总分馆之间一卡“通借通还”借阅服务。大家在读者喜欢的创客空间仔细观摩,听取了采编、借阅和读者活动的情况介绍,并一一参观馆内的密集书库、主题阅览室等特色区域,还欣赏了部分文创产品。
随后,大家来到湖南省图书馆,在王旭明馆长的带领下参观。湖南图书馆是我国最早以“图书馆”命名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今年已经建馆110周年。青年毛泽东曾在此自学,何叔衡同志曾任馆长。湖南图书馆为国家一级图书馆、省级文明单位,古籍、名人手札、地方文献为本馆特色,藏量居全国前列。家谱、字画等特藏为全国图书馆界稀有。参观完图书馆传统用品陈列室、主题展览厅和国学堂等特色展厅后,大家在会议室进行座谈,王馆长、张文勇、王昕晗、罗立媛、宁阳等人分别介绍了公共图书馆在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空间和智慧资源等方面的建设情况以及开展的读者服务方面的工作,大家进行了相互交流。
11月10日上午,大家参观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校区图书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校区源于中国古代著名的城南书院,1903年,长沙城南书院改制为湖南师范馆,即为今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该校区图书馆保留了独特的建筑风格,“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标语激励着一批批莘莘学子。随后,大家参观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该馆经过扩馆改陈,展陈内容不断丰富,复原陈列了14处毛泽东青年时期革命活动纪念点,全面系统地再现了毛泽东在一师求学、执教、从事早期革命活动的史实,获得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湖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等荣誉称号,向更多人展示着红色文化基因的魅力。
总之,经过此次调研,在以下几方面的经验值得学习:
一是在馆舍建设方面,湘潭大学图书馆和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是旧馆改造比较成功的案例,新旧馆完美结合,增加了馆舍面积,升级了使用功能。
二是在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方面,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古籍特色资源丰富,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称号,有59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有专业的古籍修复人员;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图书馆建立了毛泽东专题特色馆藏资源,在润之学堂展示,包括纸质和电子资源,每年有专项经费开展收录工作;湖南省图书馆建成了具有湖南地方特色的珍赏图册展厅,珍藏了各种古籍和地方文献资源,另特藏家谱和名人字画。
三是在信息服务方面,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及湖南师范大学等四所高校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除了湘潭大学,其他三所均挂靠在图书馆,图书馆建立了相对成熟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围绕学校学科特色和用户需求,贯穿产学研全过程,为学校各科研项目提供高质量的全链条服务。
四是在资源共建共享方面,在教育厅的领导下,由高校图工委指导,另有资源建设专家委员会论证评审,建立了多层级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全国的是CALIS、CHASHAL、CADAL,省内的是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岳麓山三校馆际互借和湖南省协作网资源共享三个联盟,学校有正式的各学院资源全校开放共享的文件,资源共建共享的方式有上级部门下拨经费购买和联盟定价各馆分摊购买,值得网图参考借鉴。
此次调研活动让大家深深地感受到为了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适应读者不断变化的各项需求,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都在各个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积极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力争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资源、更新颖的活动、更智能的设备、更多元的服务。湖南调研使一行人学到了很多宝贵经验,为今后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助力图书馆事业更进一步发展。